太平區 建平國小 陳榮原 2019-11-22 報導

拉近傳統與現代的距離

參訪太平古農莊文物館

農具之於農夫就如同文具之於學生,但現在的學生因沒有接觸的機會,對傳統農具不僅陌生更無法體會其中隱含的先人智慧。11月21日在太平古農莊文物館舉辦的太平開拓展-聽古農具說故事展覽開幕活動,讓受邀的建平國小學童體驗農業社會的重要元素。
建平國小是開幕活動唯一受邀的國小。在太平區公所的安排下,讓學生在三合院大埕前進行農業時代重要資產─「豬」的彩繪活動,學生不一定看過豬走路,但一定都吃過豬肉,對豬並不陌生,但卻不知豬在傳統農業時代所代表的財富象徵。透過在塑形小豬身上彩繪廣告顏料,引導學生思考飼主的期盼與想望及其中的辛勞。學生在穿上圍裙、拿起畫筆後立刻變身為飼主,一筆一劃繪出心目中的健康小豬、財富小豬,體驗先民望豬成「財」的心境。
主辦單位原規劃進行古農莊三合院三展館導覽活動,介紹從平埔族到漢族的拓墾與聚落發展,透過補秧〈整地翻土→育秧播種→ 插秧→灌溉施肥娑草〉及收割〈收割→打穀→曬穀→風穀篩選〉等物件的呈現,再透過耆老精湛的說故事,讓學生了解昔日農家耕種的情境,只可惜時間的關係沒能完整的身歷其境。
活動結束後,孩子分別表示:「能在古色古香的三合院前上美勞課真的很特別」、「看到美美的小豬作品,很有成就感」、「不知養豬人家在餵豬時會不會像我一樣,猶豫不知該上怎樣的顏色」、「不小心把豬畫壞了,感覺好像殺了一頭豬」、「真可惜沒完整逛展場,下次我要請爸媽帶我來」。
參觀及動手做活動雖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不過從孩子事後的回饋可看出,孩子從活動中已開始感受傳統農業社會的些許氛圍,也為往後探索的方向埋下小小的種子,學校也將持續提供這類探索機會,讓學生在體驗中拉近傳統與現代的距離。


學生彩繪小豬


學生彩繪小豬


學生彩繪小豬


學生彩繪小豬


學生彩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