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饗宴-來自德國的第一次
2011-10-07 新社區 福民國小 陳岳峯 報導, 已有 4030 次點閱
A Cappella(中譯:阿卡貝拉)到福民

- /upload/schoolNews/73/86/p0-1317960943.jpg
- /upload/schoolNews/73/86/p1-1317960943.jpg
A Cappella(中譯:阿卡貝拉)到福民
感謝文化局的贊助,一年的等待是值得的,來自德國的天籟在福民國小自然環境中迴盪,能夠與大林國小和中和國小一起分享這十月的禮讚,令我們感動不已。
此次愛上阿卡貝拉─人聲音樂列車巡迴活動,即是透過阿卡貝拉的演出形式,在每一個縣市舉辦演出,展現並串連每個縣市的特質與能量,也以音樂的美好,為建國一百年的燦爛,做最好的見證。
本次到本校表演的團體是來自德國的Muttis Kinder,他們2004年贏得了漢堡「Jugend Kulturell-Forderpreis」第二名,2010年榮獲德國森登霍斯特的「Bundescontest A-Cappella」大賽第三名。同年於奧地利格拉茲的「vokal.total a cappella」大賽中更拿下喜劇組的冠軍、流行組的最佳出獎以及最佳觀眾獎。
認識‧阿卡貝拉
簡單來說,阿卡貝拉的意思就是「無樂器伴奏的純人聲音樂」。但是它的原意就必須要追朔到中世紀時期。教會在歐洲的藝術歷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腳色。中世紀時期的教堂內唯一的音樂就是純人聲無樂器伴奏的葛利果聖歌,因為「人聲」是唯一一個由上帝所創造出的「樂器」。當時為了要區分教堂內的聖歌和世俗音樂,人們就開始稱純人聲音樂為「在教堂裡的形式」的音樂,而義大利文就是「a cappella」。雖然後來教會開放了,准許在教堂內使用不同的樂器,同時純人聲音樂也慢慢走向世俗,但是人們還是繼續稱這樣子的無樂器伴奏音樂形式為「a cappella」。
然而,人聲其實可以做出豐富的伴奏,因此阿卡貝拉的意義可定義為:「僅運用人聲所創造出來的音樂」;至於廣義的「人聲」則可定義為「人類身體所能創造出來的聲音」。
阿卡貝拉(A Cappella)是一種不依賴樂器的人聲音樂,而以此種阿卡貝拉型態演出之團體,我們稱之為阿卡貝拉團(A Cappella Group),而演唱流行、爵士、搖滾等比較現代歌曲的團體,我們稱之為「阿卡貝拉人聲樂團」(A Cappella Vocal Band),也可簡稱為「人聲樂團」(Vocal Band)。演變至今則結合了麥克風的應用、口技與Beatboxing的元素讓型態更為豐富,並逐漸成為了現代阿卡貝拉(Contemporary a cappella)活力四射且變化萬千的演出風格。
感謝文化局的贊助,一年的等待是值得的,來自德國的天籟在福民國小自然環境中迴盪,能夠與大林國小和中和國小一起分享這十月的禮讚,令我們感動不已。
此次愛上阿卡貝拉─人聲音樂列車巡迴活動,即是透過阿卡貝拉的演出形式,在每一個縣市舉辦演出,展現並串連每個縣市的特質與能量,也以音樂的美好,為建國一百年的燦爛,做最好的見證。
本次到本校表演的團體是來自德國的Muttis Kinder,他們2004年贏得了漢堡「Jugend Kulturell-Forderpreis」第二名,2010年榮獲德國森登霍斯特的「Bundescontest A-Cappella」大賽第三名。同年於奧地利格拉茲的「vokal.total a cappella」大賽中更拿下喜劇組的冠軍、流行組的最佳出獎以及最佳觀眾獎。
認識‧阿卡貝拉
簡單來說,阿卡貝拉的意思就是「無樂器伴奏的純人聲音樂」。但是它的原意就必須要追朔到中世紀時期。教會在歐洲的藝術歷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腳色。中世紀時期的教堂內唯一的音樂就是純人聲無樂器伴奏的葛利果聖歌,因為「人聲」是唯一一個由上帝所創造出的「樂器」。當時為了要區分教堂內的聖歌和世俗音樂,人們就開始稱純人聲音樂為「在教堂裡的形式」的音樂,而義大利文就是「a cappella」。雖然後來教會開放了,准許在教堂內使用不同的樂器,同時純人聲音樂也慢慢走向世俗,但是人們還是繼續稱這樣子的無樂器伴奏音樂形式為「a cappella」。
然而,人聲其實可以做出豐富的伴奏,因此阿卡貝拉的意義可定義為:「僅運用人聲所創造出來的音樂」;至於廣義的「人聲」則可定義為「人類身體所能創造出來的聲音」。
阿卡貝拉(A Cappella)是一種不依賴樂器的人聲音樂,而以此種阿卡貝拉型態演出之團體,我們稱之為阿卡貝拉團(A Cappella Group),而演唱流行、爵士、搖滾等比較現代歌曲的團體,我們稱之為「阿卡貝拉人聲樂團」(A Cappella Vocal Band),也可簡稱為「人聲樂團」(Vocal Band)。演變至今則結合了麥克風的應用、口技與Beatboxing的元素讓型態更為豐富,並逐漸成為了現代阿卡貝拉(Contemporary a cappella)活力四射且變化萬千的演出風格。
我喜歡這篇報導
已有1個人喜歡這篇報導
福民國小 最近報導
- 端午粽飄香〜客家粄粽DIY 劉美玉 於 2020-06-25報導
- 登山不在於攻頂,而在於過程 陳厚仁 於 2017-09-08報導
- 高雄壯遊行,福民傳愛瑪利亞 陳厚仁 於 2017-05-11報導
- 有朋自莫斯科來,福民展特色 陳厚仁 於 2017-05-07報導
- 山的新亮點-新社福民特色課程 陳厚仁 於 2017-03-30報導
- 畢業成年禮,攻頂坡津加山 陳厚仁 於 2017-03-03報導
- 福民「熊」愛山特色遊學系列~~國光國小 劉勝榮 於 2014-10-17報導
- 福民「熊」愛山特色遊學系列~~臺中國小 劉勝榮 於 2014-10-16報導
- 福民小學上映「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院」 張高銓 於 2014-02-25報導
- 山野教育系列 背包整理 登山的基本功 張高銓 於 2014-02-20報導
- 山野教育系列 向山進發的前哨站 張高銓 於 2014-02-13報導
- 一年一度的新社數位機會中心推廣活動(露營及體驗活動)來囉! 張曉蕙 於 2013-06-30報導
- 「綠色世界 環保地球 福民植樹Wonderful!」植樹活動... 張曉蕙 於 2012-03-27報導
- 百年饗宴-來自德國的第一次 陳岳峯 於 2011-10-07報導
- 『二億二百的畢業贈禮』登頂成功 陳岳峯 於 2011-06-09報導
- 二億二百的畢業贈禮 陳岳峯 於 2011-05-13報導
- 視力保健-正確坐姿及正確用眼習慣宣導 陳玉珠 於 2011-04-29報導
- 好人好事-感恩熱心的蔡老闆嘉惠本校學童 陳玉珠 於 2011-04-29報導
- 校園動物特寫--熊蜂 劉美玉 於 2011-04-22報導
- 校園動物特寫--鬼臉天蛾 劉美玉 於 2011-04-22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