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訊息公告視窗,若您的電腦不支援script,亦不會影響您瀏覽本網站主要內容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
首頁 > 公務作業 > 學校專區 > 校園活動報導
:::

百年饗宴-來自德國的第一次

2011-10-07 新社區 福民國小 陳岳峯 報導, 已有 4030 次點閱

A Cappella(中譯:阿卡貝拉)到福民

檢視詳細活動照片
  • /upload/schoolNews/73/86/p0-1317960943.jpg
  • /upload/schoolNews/73/86/p1-1317960943.jpg
A Cappella(中譯:阿卡貝拉)到福民
感謝文化局的贊助,一年的等待是值得的,來自德國的天籟在福民國小自然環境中迴盪,能夠與大林國小和中和國小一起分享這十月的禮讚,令我們感動不已。
此次愛上阿卡貝拉─人聲音樂列車巡迴活動,即是透過阿卡貝拉的演出形式,在每一個縣市舉辦演出,展現並串連每個縣市的特質與能量,也以音樂的美好,為建國一百年的燦爛,做最好的見證。
本次到本校表演的團體是來自德國的Muttis Kinder,他們2004年贏得了漢堡「Jugend Kulturell-Forderpreis」第二名,2010年榮獲德國森登霍斯特的「Bundescontest A-Cappella」大賽第三名。同年於奧地利格拉茲的「vokal.total a cappella」大賽中更拿下喜劇組的冠軍、流行組的最佳出獎以及最佳觀眾獎。

認識‧阿卡貝拉
簡單來說,阿卡貝拉的意思就是「無樂器伴奏的純人聲音樂」。但是它的原意就必須要追朔到中世紀時期。教會在歐洲的藝術歷史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腳色。中世紀時期的教堂內唯一的音樂就是純人聲無樂器伴奏的葛利果聖歌,因為「人聲」是唯一一個由上帝所創造出的「樂器」。當時為了要區分教堂內的聖歌和世俗音樂,人們就開始稱純人聲音樂為「在教堂裡的形式」的音樂,而義大利文就是「a cappella」。雖然後來教會開放了,准許在教堂內使用不同的樂器,同時純人聲音樂也慢慢走向世俗,但是人們還是繼續稱這樣子的無樂器伴奏音樂形式為「a cappella」。
然而,人聲其實可以做出豐富的伴奏,因此阿卡貝拉的意義可定義為:「僅運用人聲所創造出來的音樂」;至於廣義的「人聲」則可定義為「人類身體所能創造出來的聲音」。
阿卡貝拉(A Cappella)是一種不依賴樂器的人聲音樂,而以此種阿卡貝拉型態演出之團體,我們稱之為阿卡貝拉團(A Cappella Group),而演唱流行、爵士、搖滾等比較現代歌曲的團體,我們稱之為「阿卡貝拉人聲樂團」(A Cappella Vocal Band),也可簡稱為「人聲樂團」(Vocal Band)。演變至今則結合了麥克風的應用、口技與Beatboxing的元素讓型態更為豐富,並逐漸成為了現代阿卡貝拉(Contemporary a cappella)活力四射且變化萬千的演出風格。
我喜歡這篇報導
已有1個人喜歡這篇報導

福民國小 最近報導

檢視 IPV6 網站認證訊息(另開新視窗)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px. 建議使用瀏覽器 Firefox5.0以上或IE8.0以上或google chrome版本瀏覽本站.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地址:420018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36號 【交通位置及停車資訊】【地圖】

市話總機代表號: 04-22289111 本局統一編號: 10927401 【各科室電話分機】 【教育局組織架構圖】

辦公時間:8:00-17:00,中午休息時間:12:00-13:00 ‧彈性上下班時間:8:00-8:30、13:00-13:30、17:00-17:30

【網站資訊安全及個人隱私權宣告】 【網站服務條款】

最後更新時間: 2023-05-30 20: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