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醫師不會害怕,是感動!
2021-03-11 潭子區 潭陽國小 任廷芬 報導, 已有 637 次點閱
(菁英獎學金得主訪問頒獎人)

- /upload/schoolNews/52/76/p0-1615455907.jpg
- /upload/schoolNews/52/76/p1-1615455907.jpg
- /upload/schoolNews/52/76/p2-1615455907.jpg
- /upload/schoolNews/52/76/p3-1615455907.jpg
- /upload/schoolNews/52/76/p4-1615455907.jpg
受訪者:陳麗雅醫師、吳貴林醫師
時間:110年3月2日
地點:潭陽國小 校長室
採訪者:陳苡欣、張詠甄、胡文馨、林盺甯、張語晴、賴佳凌
紀錄:黃翠蘭
苡欣:陳醫師、吳醫師您好!請問您們為什麼會想要成立明原菁英獎學金?
陳醫師:首先,說明為什麼會在潭陽國小成立這項獎學金。地緣是一大因素,我們在潭子行醫三十多年,希望能回饋在地。而為什麼成立明原菁英獎學金?我們一直相信菁英是帶領社會的源頭,透過獎勵這群頂尖優秀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表現備受肯定,除了提升信心,也藉此影響身旁的同學,一起力爭上游。另外,我們也深信將善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中,未來有一天一定會開花結果,散布遍地,持續為社會付出。
詠甄:我也想請問兩位醫師,為什麼會想要當醫生呢?
陳醫師:為什麼會想當醫師?這就要回到我的童年時光。我的母親生下了九個孩子,我是排行第七。在我的童年印象中,母親一直活在身體病痛之中,為了養育九個孩子,每天一早下田工作,導致一生飽受傷痛之苦……(陳醫師哽咽)看見母親為子女付出,心裡感到非常不捨,下定決心長大一定要賺大錢,而醫生這個行業剛好符合我心中的需求,在高中畢業後努力讀書,終於考上醫師執照。達成夢想後,除了回報我的母親,也幫助病人早日康復。
詠甄:陳醫師加油!
文馨:陳醫師、吳醫師您們好!我是四年8班胡文馨。我想請教兩位醫師,在行醫這麼多年之間,有沒有令您們印象深刻的事呢?
吳醫師:當醫師這幾十年間,除了醫治病人,心中最在乎的還是明原菁英獎學金的頒贈。我一直期盼得到這份榮譽的孩子們,能感受到自己的不同。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除了受人稱讚,更要有一份責任感,成為未來社會上的頂尖人才,帶領其他人一起奮發向上。
陳醫師:說到印象深刻!我在醫治病人的這段期間,曾經有一對夫妻遠從花蓮來讓我診治。這對夫妻因為不孕症,曾經做過人工受孕或是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他們聽見明原中醫專治婦科疾病,兩夫妻遠從花蓮坐普悠瑪號來臺中,看診完因為來不及搭火車,只好在臺中住一晚再趕回花蓮。陳醫師覺得他們實在太辛苦了,因此當他們前來看診,都請他們早點過來,並趕緊治療他們好讓他們能搭上火車回家鄉。這對夫妻最終經過我幾次的醫治,果然懷了孩子,到現在這對夫妻有空還是會帶著女兒來看看我,這份溫暖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盺甯:醫師您好,我是三年1班林盺甯。我想請問兩位醫師,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很棒的醫師呢?
陳醫師:我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至今我還是一直在學習中醫的相關知識,可能就是我太愛中醫了,在學習中醫這條路上樂此不疲。目前也跟隨一位老師研究現今社會中很多從未出現的文明病,這些疾病如何診治,都是需要不斷的研討探究,如果今日,我自滿於現狀,認為自己就是一位了不起的中醫師,止步學習,那就無法成為很棒的醫師。
語晴:兩位醫師好!我想請教醫師,為什麼您開的中醫診所生意會這麼好呢?
陳醫師:或許與我不斷精進學習,想把病人醫治好的精神有關吧!新的疾病愈來愈多,把病人醫治好是我們的目標,透過研究與學習,讓來看診的人們減輕身體病痛,這就是我們秉持的精神。
佳凌:我不好意思說。
陳醫師:妳很棒喔!一年級就得到明原菁英獎學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醫師希望未來的妳能持續精進、步步高升,相信有朝一日也能像學姊們一樣落落大方喔!
「古人云: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陳麗雅醫師、吳貴林醫師一生奉獻行醫,杏林春暖。他們除了在醫學界持續努力,更懷著非凡的愛設置明原菁英獎學金,激勵更多的年輕學子。這十幾年的獎學金頒贈活動,醫生們從不缺席,親自將獎學金頒給每個孩子,看似平凡的事情,溫暖了潭陽十幾個年頭,也鼓舞了上百位學生。
今天這場頒獎與座談,孩子們與醫生們交流,醫生給孩子們鼓勵、孩子們給醫師加油,流露出歡笑、感動與不捨,淚水歡笑交融的時刻是如此難忘也令大家珍惜。
時間:110年3月2日
地點:潭陽國小 校長室
採訪者:陳苡欣、張詠甄、胡文馨、林盺甯、張語晴、賴佳凌
紀錄:黃翠蘭
苡欣:陳醫師、吳醫師您好!請問您們為什麼會想要成立明原菁英獎學金?
陳醫師:首先,說明為什麼會在潭陽國小成立這項獎學金。地緣是一大因素,我們在潭子行醫三十多年,希望能回饋在地。而為什麼成立明原菁英獎學金?我們一直相信菁英是帶領社會的源頭,透過獎勵這群頂尖優秀的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表現備受肯定,除了提升信心,也藉此影響身旁的同學,一起力爭上游。另外,我們也深信將善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中,未來有一天一定會開花結果,散布遍地,持續為社會付出。
詠甄:我也想請問兩位醫師,為什麼會想要當醫生呢?
陳醫師:為什麼會想當醫師?這就要回到我的童年時光。我的母親生下了九個孩子,我是排行第七。在我的童年印象中,母親一直活在身體病痛之中,為了養育九個孩子,每天一早下田工作,導致一生飽受傷痛之苦……(陳醫師哽咽)看見母親為子女付出,心裡感到非常不捨,下定決心長大一定要賺大錢,而醫生這個行業剛好符合我心中的需求,在高中畢業後努力讀書,終於考上醫師執照。達成夢想後,除了回報我的母親,也幫助病人早日康復。
詠甄:陳醫師加油!
文馨:陳醫師、吳醫師您們好!我是四年8班胡文馨。我想請教兩位醫師,在行醫這麼多年之間,有沒有令您們印象深刻的事呢?
吳醫師:當醫師這幾十年間,除了醫治病人,心中最在乎的還是明原菁英獎學金的頒贈。我一直期盼得到這份榮譽的孩子們,能感受到自己的不同。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除了受人稱讚,更要有一份責任感,成為未來社會上的頂尖人才,帶領其他人一起奮發向上。
陳醫師:說到印象深刻!我在醫治病人的這段期間,曾經有一對夫妻遠從花蓮來讓我診治。這對夫妻因為不孕症,曾經做過人工受孕或是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他們聽見明原中醫專治婦科疾病,兩夫妻遠從花蓮坐普悠瑪號來臺中,看診完因為來不及搭火車,只好在臺中住一晚再趕回花蓮。陳醫師覺得他們實在太辛苦了,因此當他們前來看診,都請他們早點過來,並趕緊治療他們好讓他們能搭上火車回家鄉。這對夫妻最終經過我幾次的醫治,果然懷了孩子,到現在這對夫妻有空還是會帶著女兒來看看我,這份溫暖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盺甯:醫師您好,我是三年1班林盺甯。我想請問兩位醫師,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很棒的醫師呢?
陳醫師:我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至今我還是一直在學習中醫的相關知識,可能就是我太愛中醫了,在學習中醫這條路上樂此不疲。目前也跟隨一位老師研究現今社會中很多從未出現的文明病,這些疾病如何診治,都是需要不斷的研討探究,如果今日,我自滿於現狀,認為自己就是一位了不起的中醫師,止步學習,那就無法成為很棒的醫師。
語晴:兩位醫師好!我想請教醫師,為什麼您開的中醫診所生意會這麼好呢?
陳醫師:或許與我不斷精進學習,想把病人醫治好的精神有關吧!新的疾病愈來愈多,把病人醫治好是我們的目標,透過研究與學習,讓來看診的人們減輕身體病痛,這就是我們秉持的精神。
佳凌:我不好意思說。
陳醫師:妳很棒喔!一年級就得到明原菁英獎學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醫師希望未來的妳能持續精進、步步高升,相信有朝一日也能像學姊們一樣落落大方喔!
「古人云:一善染心,萬劫不朽,百燈曠照,千里通明。」陳麗雅醫師、吳貴林醫師一生奉獻行醫,杏林春暖。他們除了在醫學界持續努力,更懷著非凡的愛設置明原菁英獎學金,激勵更多的年輕學子。這十幾年的獎學金頒贈活動,醫生們從不缺席,親自將獎學金頒給每個孩子,看似平凡的事情,溫暖了潭陽十幾個年頭,也鼓舞了上百位學生。
今天這場頒獎與座談,孩子們與醫生們交流,醫生給孩子們鼓勵、孩子們給醫師加油,流露出歡笑、感動與不捨,淚水歡笑交融的時刻是如此難忘也令大家珍惜。
我喜歡這篇報導
已有2個人喜歡這篇報導
標籤:
潭陽國小,
潭陽國小 最近報導
- 倚音共舞 以樂會友 新聞聯絡人 於 2021-05-07報導
- 維護學童行的安全 母親節最好的禮物 新聞聯絡人 於 2021-05-07報導
- <110學年度藝才班學生甄選鑑定花絮2> 任廷芬 於 2021-04-17報導
- <110學年度藝才班學生甄選鑑定花絮1> 任廷芬 於 2021-04-17報導
- 110兒童節 看我潭陽 潭陽國小 學務處 於 2021-03-31報導
- 香蕉裡面有人? 潭陽國小教務處 於 2021-03-31報導
- 今天看醫師不會害怕,是感動! 任廷芬 於 2021-03-11報導
- <防疫不鬆懈♡學習不中斷> 任廷芬 於 2021-02-20報導
- 〈雲朵的滋味〉 任廷芬 於 2021-02-20報導
- <歡樂時刻> 任廷芬 於 2021-02-18報導
- <新學期新氣象~2/22(一)開學日> 任廷芬 於 2021-02-18報導
- 好書推薦~英語繪本讀樂趣03 江孟慈 於 2021-02-18報導
- 好書推薦~英語繪本讀樂趣02 江孟慈 於 2021-02-18報導
- 好書推薦~英語繪本讀樂趣01 江孟慈 於 2021-02-18報導
- 颯颯「英」氣,「唱」的比說的容易 新聞聯絡人 於 2021-01-19報導
- 歲末感恩音樂會 學務處 於 2020-12-29報導
- 神弓利箭~標靶孩子們的幸福人生 新聞聯絡人 於 2020-12-16報導
- 〈2020榕樹下音樂季在潭陽〉 任廷芬 於 2020-12-15報導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學府藝廊特別報導 總務處 於 2020-12-14報導
- 潭陽30,堅若磐石 總務處 於 2020-12-14報導